2017 殷墟(二):殷墟博物馆

本系列任意门:

  1. 2017 殷墟(一):简介
  2. 2017 殷墟(二):殷墟博物馆
  3. 2017 殷墟(三):妇好墓
  4. 2017 殷墟(四):车马坑、基址
  5. 2017 殷墟(五):甲骨窖穴、甲骨碑廊

接前文,本篇将介绍殷墟博物馆。个人觉得博物馆的组织不错,两小时之内可以看完大多数展品。但是有些地方的光线不大好。

2017-09-24 10.59.13
图:殷墟博物馆的中庭

这个博物馆中,重点是商人生活状况、青铜器,还有甲骨文。当然,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精品基本都在国家博物馆等其它博物馆。

大邑商厅

盘庚迁殷以后,社会秩序获得稳定,生活在都邑的居民安居乐业,国家在政治、礼制、经济、文化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。殷墟作为都邑,在商人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,被称为「大邑商」。

2017-09-24 11.05.58

安阳殷墟作为都邑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:

  • 洹北商城时期:都邑中心位于洹河北岸今韩王度村附近。营建有城址。城址面积超过 470 万平方米。城内南北中轴线南段为宫殿宗庙区,城内西北部分分布着大面积居民点。
  • 殷墟时期:都邑中心位于洹河南岸。宫殿宗庙区在今小屯村附近,宫殿宗庙区的外围散布着众多的居民点、手工业作坊以及商人的墓地。商王的陵区则在洹河北岸,与宫殿宗庙区隔河相望。

都邑中的居民,以血缘为单位「聚族而居」。这些居民点被称为「族邑」。大小不等的族邑散布在洹河两岸。族邑中的房屋主要是地面建筑,一些类似于今天的「四合院」。许多居住区规划有序,有的还设有成套的排水设施。与邑聚中的普通建筑相比,宫殿一级建筑更为壮观宏大,结构也更为复杂。

2017-09-24 11.18.48
图:洹北商城宫殿区建筑基址

2017-09-24 11.19.12
图:柱础石

2017-09-24 11.18.01
图:排水管遗迹

2017-09-24 11.18.11
图:排水管

2017-09-24 11.18.34
图:排水管

2017-09-24 11.19.48
图:石臼、石杵(妇好墓出土)

2017-09-24 11.20.07
图:陶鸮(xiāo)身人面像

2017-09-24 11.20.25
图:陶猪

这些猪真的很卡通。

2017-09-24 11.20.42
图:石杯

2017-09-24 11.21.08
图:人面陶盖

2017-09-24 11.21.38
图:带盖鬲(lì)形陶盉(hé)

各种动植物标本反映了与商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信息。一般认为当时的年降水量多于现在的安阳,而年平均气温则可能较今天高 2–3 度。

2017-09-24 11.22.25
图:鹿角标本

2017-09-24 11.22.31
图:丹顶鹤、褐马鸡、鲟鱼、雕的上下颌、耳鸮标本

粟、麦,可能还有水稻是当时的主粮。商人的肉食则包括牛、羊、猪、鸡。狗是殷墟发现最多的动物之一,但狗肉是否入食尚无从证实。

2017-09-24 11.22.43
图:羊头骨

2017-09-24 11.22.52
图:家猪下颌骨

2017-09-24 11.22.48
图:骨匕(妇好墓)

2017-09-24 11.22.57
图:铜厨刀

最下方的刀的造型挺有意思的。

殷墟遗址中出土大量酒器,有的酒器中还积存有可能是酒的液体。觚(gū)和爵(jué)是商人墓葬中最常见的随葬酒器。

2017-09-24 11.23.19
图:陶觚

2017-09-24 11.23.27
图:陶爵

骨笄(jī)是盘发用的,同时也是头饰。动物形骨雕则是用于穿戴的饰品,有的饰品还兼作随身携带的工具使用。

2017-09-24 11.23.50
图:骨饰(妇好墓出土)

2017-09-24 11.24.00
图:骨饰(妇好墓出土)

2017-09-24 11.24.07
图:骨饰(妇好墓出土)

2017-09-24 11.24.21
图:陶㼽(shuǎng)

2017-09-24 11.24.29
图:骨笄(jī)

产自东南海域的「海贝」被当成「钱」来使用。商代贵族死后,时常用大量海贝随葬,以显示其富有。

2017-09-24 11.24.54
图:海贝

2017-09-24 11.25.00
图:海贝

2017-09-24 11.25.21
图:来自长江流域的釉陶

2017-09-24 11.25.57
图:鱼骨

2017-09-24 11.26.08
图:狗骨架

2017-09-24 11.26.18
图:马头及骨、铜质配饰

2017-09-24 11.26.47

2017-09-24 11.28.18

祭祀往往伴随着血腥,将成批的青少年死后集中埋葬。随着商王朝的覆灭,这种残忍的习俗被迅速遗弃。

2017-09-24 11.28.07
图:祭祀坑遗址

农业生产工具以石器、蚌器为主,青铜农具在一定范围内使用。

2017-09-24 11.29.09
图:石刀、石镰

2017-09-24 11.29.32
图:石锄、蚌刀、骨铲

2017-09-24 11.29.26
图:铜铲、铜锸

养殖业和畜牧业也是商代的重要经济类型。牛、马、羊、狗、猪、鸡早已成为当时主要的家畜。

2017-09-24 11.29.51
图:牛骨头

2017-09-24 11.29.56
图:家犬头骨

2017-09-24 11.30.01
图:猪骨、鸡骨

商人通过锯、钻、雕、磨等技术加工兽骨,制成骨质工具、武器、乐器或装饰品等。殷墟现已发现制骨作坊多处,出土骨器数量可与陶器等量齐观。

2017-09-24 11.30.17
图:骨笄

2017-09-24 11.30.31

殷墟铜器是通过块范法铸造的。原料从矿山炼就后运来。铸造一件铜器,要经过制范、熔铜、浇铸、打磨等工序。

2017-09-24 11.30.48
图:觚范

能看清楚戈的形状不?

2017-09-24 11.30.42
图:戈范

青铜厅

青铜器以铜、铅、锡三种金属的合金熔铸而成,其中铜是最主要的成份。殷墟是中国境内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遗址。各类器物制作精致,装饰精美,代表了中国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水平。

司母辛鼎,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,1976 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河南安阳小屯 5 号墓发掘出土。通高 80.1 厘米,口长 64 厘米,宽 48 厘米,其腹部著有「司母辛」的铭文。被认为是祭祀武丁「诸妇」妇好,母辛其子是对妇好的尊称。

2017-09-24 11.31.15
图:司母辛鼎

2017-09-24 11.31.24
图:「司母辛」铭文

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完整的铜觥,有兴趣的可以 google 下图片。下图中的铜觥,盖前端似鹿头,后端似虎头,做工很精致。

2017-09-24 12.07.52
图:铜觥盖

2017-09-24 12.09.13

2017-09-24 12.08.13

2017-09-24 12.08.43

2017-09-24 12.07.14
图:铜盘

2017-09-24 12.07.25

兵器

兵器主要有戈、矛、镞(箭头)、胄、钺。铜戈是商代最常见的兵器,长度在 22–26 厘米之间。横装柄,柄长与执戈人耳际相齐。使用时以喙、勾等动作杀敌。

2017-09-24 11.52.02
图:铜戈

2017-09-24 11.52.29
图:青铜箭头

2017-09-24 11.52.42
图:带兵刃伤痕的人头骨。头骨上有四处兵刃伤痕。其中一处在颅骨顶部,戈头穿破额骨、直达颅内,一处在顶骨后部,一处在顶骨左侧,另一处在鼻骨上部。

铜矛的长度在 23–28 厘米之间,垂直装柄,柄长略长于戈,使用时以刺、扫等动作杀敌。

2017-09-24 11.53.05
图:铜矛

2017-09-24 12.40.21
图:带柄铜矛

象征着军事指挥权,也作刑具使用。

2017-09-24 12.41.35

车马器

殷墟还出土了一些车马器。关于车马器的更多内容,可以移步本系列第四篇

(wèi)是马车两轮轴外的饰件。

2017-09-24 12.42.38
图:铜軎

(è)套在马颈,是马鞭。

2017-09-24 12.43.14
图:铜策

弓形器是驭手套在身上的「挂缰钩」。

2017-09-24 12.43.05
图:铜弓形器

马衔又称马嚼子,马鑣(biāo)通过皮带系连马衔。

2017-09-24 12.43.48
图:铜马鑣

炊器

鼎是烹煮器,用于盛放肉食,(yǎn)专用于炊蒸。

2017-09-24 11.59.39 HDR
图:铜圆鼎

这两尊铜方鼎形制几乎一致,但是后方那尊中锡的成份更多,导致发黑。

2017-09-24 11.59.56
图:铜方鼎

2017-09-24 12.00.20
图:铜方鼎(前者)

2017-09-24 12.00.28
图:铜方鼎(后者)

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炊器,用于烧煮加热。鬲与鼎的形制相似,用途相近。鬲可以与(zèng)配套构成,形成类似与蒸锅的炊具,鬲在下盛水,甑在上盛食物,通过加热鬲下部使水沸腾产生蒸汽将甑中的食物蒸熟。

2017-09-24 12.00.44
图:铜鬲形鼎

2017-09-24 12.30.46
图:带鋬(pàn)铜鼎

(pàn)指的是铜鼎侧边供手提拿的部分。

(guǐ)和主要用于盛放炊煮好的粟、黍、稷等主食,有时盛放肉食。

2017-09-24 12.31.36
图:铜簋

酒器

殷墟中出土的酒器包括觚、爵、角、尊、方彝、瓿(bù)、卣(yǒu)、斝(jiǎ)、盉、罍(léi)、觯(zhì)、斗(dǒu)。

是饮酒器:

2017-09-24 11.55.32
图:铜觚

2017-09-24 11.58.53
图:铜方觚

2017-09-24 12.39.18
图:铜觯(zhì)

是温酒器:

2017-09-24 11.58.36
图:铜爵

2017-09-24 11.56.18
图:铜爵

2017-09-24 11.57.36
图:铜角

方彝是盛酒器

2017-09-24 12.35.06
图:铜圆尊

2017-09-24 12.35.17
图:铜圆尊上的铭文

2017-09-24 12.35.42
图:铜方彝

2017-09-24 12.36.23
图:铜瓿

2017-09-24 12.36.52
图:铜卣与铜鸮卣

2017-09-24 12.37.13
图:铜斝

2017-09-24 12.37.51
图:铜盉

2017-09-24 12.01.00
图:铜罍(郭家庄 M160 号墓出土)

2017-09-24 12.02.01
图:铜罍的环

这里的铜环应该是二次铸造的结果。

2017-09-24 11.57.22
图:铜方罍(léi)

2017-09-24 12.02.28
图:铜方壶(妇好墓出土)

2017-09-24 12.03.15
图:铜方壶侧面(妇好墓出土)

2017-09-24 12.02.42
图:铜方壶纹饰(妇好墓出土)

为挹(yì)注器:

2017-09-24 12.38.36
图:铜斗

2017-09-24 12.38.54
图:大铜斗(妇好墓出土)

乐器

商代乐器有铜(三件或五件一套)、木鼓、石(qìng)、陶等。这些不同材质的乐器通常只见于高级贵族墓,与其它礼器配套出土,反映出乐器与礼制的密切联系,表明商代已有发达的礼乐制度。

2017-09-24 12.06.13
图:铜铙

2017-09-24 12.06.22
图:陶埙

2017-09-24 12.06.31
图:髹(xiū)漆木鼓

2017-09-24 12.06.55
图:石磬

「亚长」铜器 

下面三件均出土于墓葬,上有「亚长」铭文,墓主人有可能是商代「长」族的首领。

2017-09-24 11.53.59
图:「亚长」铭文铜鼎

2017-09-24 11.54.06
图:「亚长」铭文

2017-09-24 11.54.19
图:「亚长」铭文铜方鼎

2017-09-24 11.54.25
图:「亚长」铭文

2017-09-24 11.54.34
图:「亚长」铭文铜甗

2017-09-24 11.54.44
图: 「亚长」铭文

其他

2017-09-24 11.56.50
图:铜提梁罐

2017-09-24 12.41.59
图:铜调色器

玉器厅

商代贵族死后,普遍以玉器随葬。殷墟玉器的种类,包括礼器、兵器、日用器以及各种饰品。玉器与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有关。

2017-09-24 12.44.31
图:玉熊

2017-09-24 12.44.52
图:玉龟

2017-09-24 12.45.10
图:玉龙

2017-09-24 12.45.40
图:玉鸟

2017-09-24 12.45.33

2017-09-24 12.46.04
图:玉鱼

2017-09-24 12.46.24
图:玉牛

2017-09-24 12.46.32
图:玉虎

2017-09-24 12.46.55
图:玉鸟

2017-09-24 12.47.15
图:玉兔

2017-09-24 12.47.28

2017-09-24 12.48.06
图:玉刀

2017-09-24 12.48.23
图:玉戚

2017-09-24 12.48.32
图:玉璧

2017-09-24 12.49.14

文字厅

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、兽骨上的文字,主要是商人的占卜记录或记事。迄今殷墟已出土刻辞甲骨约 15 万片,记有 5000 余个单字,卜辞 10 余万条,内容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天象等方面。甲骨文的发现,表明我国至少在距今 3200 年前就已经有完备的文字体系。

2017-09-24 13.02.24

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。象形、会意、形声是甲骨文的三种主要造字方法。象形字是画物象其形,如牛、鱼、车、月;会意字是使两个或多个事物合并起来,表达一定的意义,如即、涉、降等;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结合而成,形符表意,声符表音,如洹、河等;形声字后来发展成汉字的主体。

占卜过程由选材开始,根据求问人的地位与占卜事项的重要性选择兽骨龟甲的大小和品质。再将选好的材料锯磨加工,直至表面洁白平滑。下一步在骨甲背面凿钻一道凹槽和一个枣大的圆穴。巫师在这槽穴用火烧灼,使薄细的骨甲正面形成裂痕。巫师根据裂痕趋向辨解天神意愿,在骨甲上用刀具刻写卜辞。验辞待事后最后刻契,而后当作档案资料储藏于地下坑穴中。关于甲骨文的更多内容,可以移步本系列第五篇

2017-09-24 13.07.40
图:龟甲正面

2017-09-24 13.07.55
图:龟甲北面的钻迹凹槽和凿迹凹槽

2017-09-24 13.08.53
图:牛肩胛骨上的甲骨文

上面的的卜辞已经完全破译了:

2017-09-24 13.09.06

一条完整的卜辞,包括叙辞、命辞、占辞、验辞四个部分。叙辞是占卜的时间和贞人,命辞是此次卜问的内容,占辞是商王看了卜兆之后所下的判断;卜问之后,过了一段时间,所卜之事有了结果,再由卜人刻写在有关卜辞之后的记载,这就是验辞。

「戊子卜,贞:王其田,亡哉?」中,「戊子卜」是叙辞,「贞:王其田,亡哉?」是命辞。这片卜辞上面没有占辞和验辞。

2017-09-24 13.03.35
图:嵌有绿松石的甲骨文

2017-09-24 13.03.47
图:肩胛骨的甲骨文

2017-09-24 13.04.34

本系列任意门:

  1. 2017 殷墟(一):简介
  2. 2017 殷墟(二):殷墟博物馆
  3. 2017 殷墟(三):妇好墓
  4. 2017 殷墟(四):车马坑、基址
  5. 2017 殷墟(五):甲骨窖穴、甲骨碑廊

 Miss U……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