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乱象

逛书店发现几个很丑陋的现象,特地发篇 post 记录下。

本科时在数学系,基础教材基本都已经本地化了;到了高年级,部分教材就开始使用外文原著或者外文教材的翻译。

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本外文翻译教材:

之所以印象深刻,大抵是因为译者做到了传说中的翻译三原则「信达雅」。引用维基百科

  • 「信」指意义不悖原文,即是译文要准确,不偏离,不遗漏,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;
  • 「达」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,译文通顺明白;
  • 「雅」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,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,简明优雅。

对于专业书籍的翻译,「信」是容易做到的,而且是必须做到的。达和雅则需要对中文有着较高的修养,也是体现译者水平之处。

后来读博士期间,初学经济学,也翻了一些经济学方面的外文翻译教材,发现质量良莠不齐;准确性有缺失的同时,语言本身也佶屈聱牙。当然,10 年前有翻译的专业书籍还是较少的,大多数时候也只能翻阅原著。

开始任教之后,发现越来越多经典书籍有了翻译。最近逛书店发现了一系列丑陋的现象。

丑陋现象一:民科翻译

出版社找人翻译经典著作,总是找些「民科」。这里的民科指的是专栏作家、学校行政人员等等。这些民科甚至连专业术语都无法准确翻译。举个例子吧,2012 年诺奖得主 Alvin Roth 的著作 Axiomatic Models of Bargaining,其中文书名居然被译为《博弈的公理化模型》。我无法知晓译者的经济学是谁教的,但无论如何将 Bargaining 译为「博弈」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情;不光是书名有如此错误,正文的翻译也如此。

再举个例子吧,同样是 Alvin Roth 的著作 Who Gets What ― and Why: The New Economics of Matchmaking and Market Design。中文翻译中,译者自行加粗了一些原文中没有强调的语句。当然,文字准确性还行,但「曲解」原文的做法,让人无法接受。

转回来,来看看我上面提到了两本印象深刻的翻译的译者吧:

  • 孙以丰:现在似乎很难找到他的信息了。但他曾和陈省身先生一起在 TAMS 上发表过论文,毫无疑问是拓扑学方面的学者。
  • 万哲先:代数学家,华罗庚先生的学生,1991 年当选为院士。
  • 冯绪宁、刘木兰、戴宗铎:具体信息比较难找到,但基本可以确认是专业的学者。

我很想知道,翻译外文著作是不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士处理呢?这年头,海归学者一茬又一茬,找个证明过学术能力的学者有那么难么?

丑陋现象二:数学公式的编排

经济学著作中一般都有不少数学推导。一般原著都是使用 TeX 或相关程序排版,数学表达式很优雅。但是,中文译者这方面的能力不行的同时,出版社也没有提供专业人士协助。往往出现一些很难看的数学表达式,比如:

  • 表示实数集合的 $$\mathbb{R}$$,直接用英文 $$R$$;
  • 函数/映射中的冒号,直接用中文的全角冒号;
  • 太多了,不想列举了……

真为这些人的审美感到捉急。开头提到的两件翻译,其中的数学符号似乎也不是通过 TeX 排版的,但字里行间透着和谐,没有突兀之处。现在的出版人,你们的审美到底可以 low 到什么地步呀。

丑陋现象三:人名的翻译

我个人觉得人名不应该翻译。除了部分有公认翻译的人之外,大多数人名都没有标准的翻译;这种情况下,与其造一个新的翻译,还不如不翻译。另外,有时受限于当时的各种因素,翻译可能有误;如果错误被广泛使用,之后纠正可能就困难了。

这里有个例子:2017 年的诺奖得主 Richard H. Thaler,其著作 Misbehaving: 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在 2016 年的译本中,姓氏被译为「泰勒」。但是,最近又被认为应该译为「塞勒」。

总结:奉劝现在的学生,少看翻译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